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云顶7610线路检测政治哲学研究所第三十四场博士论坛于二零二零年九月二十五日在许昌学院文综楼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云顶7610线路检测副教授谢永鑫博士主讲,郭现军博士、巴文泽博士,杜战涛博士主评。讲座主题为“如何修好阳明心学”,许昌学院六十余位师生于论坛现场聆听报告。

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在社会上学习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阳明心学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之一。谢博士首先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 ”接着谢教授就“如何修好阳明心学”系统地论述了四个方面:阳明的生命历程、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谢教授指出:阳明心学三个最重要的命题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弄懂了这三个命题的含义,也就弄懂了心学。首先,心即理的含义是道德意志所发出的应该或不应该的绝对命令、好或恶的自然倾向,就是具有普遍性的道德法则。其次,知行合一的含义是:这里的知不是指认知,行也不是指做事。知行合一中的知是指人的道德情感的发动,人的主观上有情味的知;行是指念念相续的生活。“知行合一”命题的含义是指人的当下一念才是“知行本体”,身与心、“知”与“行”本来是一。最后,良知即是“心即理”中的本心与天理,此本心本自具足,但因为人们的私欲泛滥,时常会丢掉或陷入昏沉。致良知,就是找回、扩充本心的唯一的工夫。谢教授接着讲述了“四句教”的具体内容:“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无善无恶心之体中的“无善无恶”,是指心体安静时就没有善念恶念,并不是说性无善无恶。第二句中意的有善有恶,也只是说意念的发动有善念有恶念。第三句中所谓知善知恶者,此“知”亦只是“诚意”中之好恶,好必指向善,恶必指向恶。第四句讲为善去恶,只是率性而行,自然无善恶之夹杂。”最后,谢教授解读了“良知即气”: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报告结束之际谢教授为大家指点到:“修行:就是要彻底清除潜伏在人心中的不善之念。”
讲评环节中,郭现军博士、巴文泽博士,杜战涛博士分别简明扼要地解析了谢永鑫博士的报告,并予以高度评价。
互动环节中,谢永鑫博士深入浅出并不失幽默地为在场观众解答了关于如何修好阳明心学的疑惑,使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但积极响应了18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在社会上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号召,而且培养了学生学术素养,给予学生以文化熏陶、学术熏陶,为阳明心学的推广与广大师生的进步提供了广阔平台。(图\文:董旭、覃华珍)